前阵子因为总理交棒的大事,新闻室忙得不可开交,自己又感冒,加上两个孩子先后患上手足口症,连续几晚都口腔疼痛睡不安枕,不时哭找妈妈,我简直体力不支、精神不济,感觉像行尸走肉,忍不住要自问:我当初为什么要生孩子?
我想每个职业母亲都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也正是在这种时候,特别能理解为什么有越来越多人选择不生。姑且不论育儿开销,纵使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的快乐是无可取代的,可是日复日生活中须要承受的煎熬,却也因有了小孩成倍增加。应付工作和照顾个人健康的需要不会因为有孩子而减少,育儿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状况只会在原有基础上叠加,但毕竟每个人都有着同样有限的时间、精神和体力。因此,一对夫妻要不要加入孩子这个不确定因素扰乱原本生活,三思再三思的阻力不难想象。
刚卸下总理职务的国务资政李显龙在主政的20年来,带领新加坡在各个层面取得的长足发展有目共睹,唯独他苦口婆心念了20年的生育率就是每况愈下。他在2004年的第一场国庆群众大会演说就坦言:“现在,我们最头痛的,是婴儿不够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