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享“书城”美誉的百胜楼,如今倒好像以画廊居多了。我在四方的楼里绕着弯,竟发现一家专卖华文童书的小书斋,店内仅三四排书架,但书的种类倒不少。欣喜的同时,脑海中闪过一丝诧异——除了部分图书馆的儿童区,本地不易找到这样的华文童书小天地。近几十年来,华文书店陆续退出本地市场,或转型成文具店。大众书局等综合性书店内,在本就不大的华文儿童书籍区,教辅书占了大头。
当天是工作日,小书斋内略显冷清。店员告诉我,周末顾客会多些,一般是家长领着孩子来买书,但大多孩子兴致缺缺,挑书任务基本由家长代劳。另外,书斋会定期在学校办书展,不过最受学生欢迎的往往是《小马宝莉》《变形金刚》这类英文童书的华文译本。
这当然与本地儿童的华文水平有关,但也反映了孩子们的阅读偏好,用几个关键词概括的话,可能是:富有想象力的奇幻类作品、系列小说、热门知识产权(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