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参加旅行团,远赴阳光明媚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感受当地人的热情、美食、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虽然位于欧洲大陆西端,远离烽火燎原的乌克兰战场,但恰逢6月6日至9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公民投票选举欧洲议会,沿途看到各类竞选海报,多少还是能感觉到政治上的硝烟;加上参访古迹时当地导游细心的解说,身处现代文明发源地的欧洲一角,不由得浮想联翩。
伊比利亚半岛历史久远,最早的文献是古希腊历史学者赫卡塔埃乌斯在公元前500年的记录。罗马人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描绘过这个地方,并陆续移民统治。西班牙古城塞哥维亚就完好地保留了一座长约800米,高达28.5米,用167个拱门支撑的古罗马水道桥,让人惊叹当年的建筑知识和技艺。与很多地方的历史一样,伊比利亚在不同时期生活着不同民族,来自德国的西哥特人在415年建立政权,随后被来自北非的回教摩尔人在711年征服,直到1330年的萨拉多河战役,基督教联军才把回教势力赶出半岛。
由于这段回教统治数百年的历史,西班牙和葡萄牙无论在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或语言上都遗留很多回教影响。我们参观的科尔多瓦圣母升天主教座堂,是于1238年改建自786年建成的清真寺。导游介绍,当年战败的回教徒投降的条件之一,是保留清真寺建筑。由于基督徒当时也缺钱另建教堂,所以索性移花接木,改装清真寺为教堂;后世不同时期逐步扩建,形成回教、歌德风格和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并存的建筑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