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援人机构在7月12日公布的2023年自杀统计数据显示,自杀人数与前年相比下降了三成。这是20多年来,自杀死亡人数最低的一年,让许多从事心理健康和预防自杀工作的人士倍感欣慰。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自杀死亡人数是2000年以来最高的,所以2023年自杀人数的锐减非常显著。然而,这是否预示着自杀人数会持续降低,还是未知数。我们必须关注一些自杀人数背后的隐忧。

首先,我国10岁至29岁的年轻人,往年的自杀率都是所有年龄层中最高的。2023年的年轻人自杀率虽然和2022年相比也减少了三成,但仍是自杀人数最多的。

2022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显示,18岁至29岁年轻人心理健康欠佳的比率最高。心理健康欠佳可能导致自杀,所以自杀率在这个年龄层保持在高位,是有迹可循的。但是,自杀和心理健康未必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观察到自杀人数锐减,但是人民的心理健康不见得有改善。例如,一些有自杀倾向的人,可能会有自杀的想法或冲动,但他们未必会走到自杀这一步。纵然他们的心理健康不理想,但自杀人数不会反映出来。心理健康的变动本来就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并且起伏不定。因此,自杀人数锐减,并不能断定是任何心理健康项目起到的功效。更确切地说,我们必须观察更长期的自杀人数趋势才能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