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迈入第10天之际,马来西亚终于迎来第一面奥运奖牌。尽管这仅是一面羽球男子双打铜牌,但对于热衷羽球的马国民众来说,由谢定峰和苏伟译组合所赢得的荣耀,依旧让人兴奋不已。在隔天进行的羽球男子单打铜牌赛中,被誉为马国羽坛一哥的李梓嘉开赛时虽然处于下风,但进入第二场局后开始逆转,最终以2比1的比分打败来自印度的叻斯亚·森,为马国迎来第二面奖牌,让举国为之沸腾。

当然,相比上届东京奥运会的1银1铜,此次2铜的成绩,对作为羽球传统劲旅的马国而言算不上优秀;如果将这个国家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羽球项目中所取得的4面银牌对比,更是显得一届不如一届。不过,熟悉羽球竞赛的人都知道,奥运奖牌并非评定球员实力的唯一标准,因为真正的官方标准是世界羽毛球联合会(BWF)的积分排行榜,职业球员必须积极参与,赢得世羽授权的各大赛事,借此累积更多分数,推高排名。

在世羽授权的赛事中,除了每两年举办的汤姆斯杯、尤伯杯,其余大大小小的赛事,比如级别较低的世界挑战赛,以及级别较高的世界巡回赛、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等,似乎都会每年举办。所以职业球员就是一直在比赛,他们会尽可能避免稍作停息,以免影响积分,导致自己被其他态度积极的球员超越。为何这个排行榜这么重要?因为它能够影响世羽决定是否将奥运羽球赛或世锦赛的参赛资格开放给相关的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