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国庆周末,我对生活在新加坡感到由衷感激。虽然我不是盲目的爱国者,但我珍惜在这里享有的相对和谐。与全球环境相比,我们显得尤为特殊。在美国,选举策略似乎经常引发分裂。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游泳选手被西方选手指控使用兴奋剂,引发种族主义的指责。尽管新加坡也有自己的问题,但我们的社会凝聚力够强,我认为教育扮演重要角色。

诚然,我们也有不足。今年,一名初级学院的华族学生在种族和谐日打扮成送货员,疑嘲讽他族。此外,以华人为主的特选学校几乎没有他族学生,引来争议。虽然日常种族主义依然存在,但我们不像许多社会那样分裂。新加坡人对各种族还颇有了解,能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尊重。然而,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这一切始于我们的学校教育。

有效解决日常种族主义至关重要。我并不是在倡导西方的极左觉醒议程,但是我们得承认这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经常开他族的玩笑,却没有意识到所造成的伤害。正如莱佛士书院院长在一段被广传的视频中所强调的,我们在开种族有关的玩笑时,他族并不是因为高兴而笑,而是因为害怕才勉强一起笑。教育学生同理心应该是首要任务;对种族主义的零容忍应超越种族和谐日的常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