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女综合征”是近年来流行的一个社会文化名词,泛指在家中过度承担责任的长女所经受的压力,以及由此而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前不久,《海峡时报》一则以“Firstborn females speaking up on invisible ‘ailment’”(《长女谈看不见的隐痛》)为题的报道,揭示新加坡社会中也有“长女综合征”的创伤存在。
记者采访许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长女,有的说因为长女的身份,会不自觉地变得有责任感;有的说,因为长女身份,自己常常受到父母的指责,而很少受到照顾;有的说,长女身份让自设标准变得很高,总是追求完美,总是要给弟妹做榜样……但是在受儒家文化较深影响的华人群体中,长女感受到童年创伤的同时,也因为对孝道的理解而压抑着自我的感受。当她们想要为自己发声的时候,却因着文化的重担,而常常感到内心的撕裂和挣扎。她们有治愈之道吗?
今年7月底,台湾的几位著名绘本作家应邀来新加坡参加行知文教中心主办的“2014儿童阅读节”和演讲,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原来听一个关于儿童绘本的讲座,也能治愈内在的自己。也许所有带有童年创伤的“长女们”,都应该来听一听台湾的米雅的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