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故政治社会学家李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于奠定其政治社会学领域杰出地位的《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一书里曾写道:“只有在没有什么真正穷人的富裕社会中,广大公众才可能有效地参与政治,不受不负责任的宣传鼓动的蛊惑。一个社会一边是大批贫穷群众,一边是少数受到优待的精英,结果如不是寡头统治(少数上层的独裁)便是专制(有群众基础的独裁)。”
李普塞特的观点深受亚里士多德影响。亚里士多德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是古希腊社会从繁荣走向衰退,希腊城邦制度从辉煌走向没落的时代,持续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是这个转折的标志。之前的繁荣、昌盛、和平为战后的饥荒、瘟疫所代替。自此,希腊这块土地便陷入黑暗时期,内战不息、土地兼并加剧、下层自由民破产、贫富差距日趋严重,尤其是“进一步拉大了不同阶层之间……欣欣向荣的商业和工业阶层与农业阶层之间的鸿沟”。
各城邦内部党争不断,政治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人们对城邦制度丧失信心,传统的正义观念也发生动摇,热心公益、忠诚城邦的公民精神,也变得盲目、狭隘、偏执。简而言之就是整个希腊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已全面陷入严重危机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