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联合早报》刊发王义桅文章《中国无法成为美国那样的普世大国?》(下称“王文”),反驳10月4日郭良平文章《崛起的只能是普世大国》(下称“郭文”)。这种针锋相对的好文章读来实在畅快,早晨读到此文,睡意全无。读罢心中五味杂陈,觉得这篇文章别扭极了,充满逻辑上的诡辩术,不吐不快。
纵观全文,王文篇幅最大也最主要的部分是对“普世”的宏论。王文指责郭文“思维西式”,认不清“普世”的概念,是“西方中心主义”,推导出普世论的“三大把戏”,进而否认郭文的价值,称之为“对中国未来的杜撰”。简而言之,王文认为中国的软实力深厚,意识形态超脱且包容,在大国崛起进程中不光会成为强权大国,也会成为道义大国(普世大国)。
“普世”作为郭文的核心概念,有些模糊和泛用。但根据郭文的语境可以推测,“普世”有两个维度,一来指的是一种深度参与、主导国际秩序的国家状态(强权大国);二来指这个国家所秉持的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的意识形态(道义大国)。如果一个强权大国不讲道义,在国际上胡作非为、强盗逻辑,也注定不会成为道义大国,更不会成为普世大国,反而沦为霸权国家。如果一个现存的普世大国开始不讲道义,就会出现郭文所称的“第二次哲理大国”崛起机遇。郭文讨论的,正是如何让中国抓住这个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