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放缓时期,情况往往会在好转之前变得更糟,中国政府在9月底推出自冠病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就证明这一点。

中国政府的宣布让许多人感到意外,但政策急转弯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21年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打击、2022年冠病清零政策的终结,以及2014年以来,计划生育条例的变化,都是类似的急转弯。

在最近出版的《走钢丝:中国如何监管科技巨头和治理经济》(High Wire: How China Regulates Big Tech and Governs its Economy)一书中,我解读中国政策制定的三个决定性特征:等级制、波动性和脆弱性。由于中国的中央集权决策架构,以自上而下(等级制)的指令方式制定政策,因此会催生各类突然而剧烈的政策转变;政策往往遵循周期性模式,经常在收紧和放宽之间剧烈波动(波动性);同时,即使出发点是好的,政策也常常会产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显现的意外后果,而等当局意识到时,往往要付出高昂代价,方能扭转局面(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