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长期对抗并有不断加剧的态势,令人忧虑与困扰。不知何往?不知何终?8月底,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访华,与中国外长王毅就中美关系、俄乌战争、南中国海等广泛议题进行长时间战略沟通,并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会面。这些都在表明两点:一、两国都有意愿为避免由对抗(竞争)转向直接军事冲突的风险保持战略沟通;二、两国间的结构性矛盾现在仍很难有实质性改变。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前些时候在谈到美中关系时说,中美是系统性对手,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将保持竞争,“战斗核心”是科技。美国二战后形成政府、大学与私企之间的良性发展关系,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量子科技与生物技术等变革性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中美经济能力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伯恩斯这一段话,基本概括中美关系现状及可能态势。
拜登于4月24日签署参众两院通过的950亿美元(约1240亿新元)一揽子对外援助法案,援助资金指向包括印太安全(含台海)80亿美元、以色列260亿美元、乌克兰610亿美元。在全球动荡加剧、不测因素显著增加的关键时期,美国巨额财政外援计划向全球表明两点:一、美国仍是全球居主导地位的超强政经及军事大国;二、美国的全球及区域战略建构清晰而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