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现任副总统哈里斯的竞选施政纲领已逐渐浮出水面。坦率地说,除了移民问题及外交问题外,她提出的“降物价+减税+高社会保障”的经济纲领,延续拜登的政策方向,只不过更为激进。美国尽责联邦预算委员会(CRFB)研究显示,哈里斯的经济政策将导致美国10年内(2026财年至2035财年)赤字,至少再增加2万亿美元(约2.65万亿新元)。如果再算上她所支持的全民医保(Medicare for All)计划,以及更激进的10万亿美元规模的气候计划,都意味着若她胜选,美国经济将继续沿着政府管制、干预甚至计划这一套“总体经济学”的错误方向一路狂奔而去。
这不仅会使美国赤字率急剧攀升到危险的地步,而且会为美国未来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埋下伏笔,因此这一经济纲领不仅无法解决美国当下的经济问题,还必然会使政治冲突更趋极化分裂,同时也会使美国未来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振兴乏力——尽管眼下美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正风头无两。
可以说,近40年全球化之所以会出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表现乏善可陈,甚至一度被视为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失败者,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则实现财富的巨量增长,成为这一国际竞争中的胜利者,在笔者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已经愈发整体性背离亚当·斯密开创的以市场为主导的古典经济道路,反而是凯恩斯为代表的“总体经济学”大行其道;后者不仅提出政府要“创造有效需求”,对整体经济体系做精密调节的干预,以应对经济不景气和失业,而且要求政府担负救经济、拼经济的重责大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