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此拜读云新亮、张建伟的《哈里斯会成为美国首位女总统吗?》(10月2日言论版)一文,很有收获。此文分析女性难以成为美国总统的若干原因,很多都言之成理,但却忽略哈里斯最大的障碍所在——自身的结构性缺陷,以及她本身是“身份政治”获利者所造成的能力短板。
哈里斯与民主党的问题,远远大于美国身份政治造成的歧视。首先,哈里斯本身就不是民主党的第一选择,而是在拜登临阵退选后才仓促上阵。因此,作为美国政治决策层隐身者的副总统,她要在全国建立更广泛的知名度和支持度,以弥补相对于前总统特朗普的劣势;更重要的是,她既要与拜登的执政保持一定延续性,因为否定她作为其中一员的拜登政府,就等于自我否定;但作为独立的参选者,又不能对拜登的执政亦步亦趋,否则也同样会被质疑没有执政个性。
问题是,哈里斯的上位,虽然不能否定个人能力,但她就是美国“身份政治”的获利者之一。在美国精英政治,尤其是美国民主党中,强调少数族群与弱势群体的参与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因此作为女性、少数族裔的哈里斯被选定为有虚位性质的副总统,就是因为她多元文化背景所带来的额外加持。因此,即使她最终败选,也不能完全归结为美国是男权社会,对于女性总统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