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选举制度虽与美国不尽相同,但对于美式的间接民选总统模式,其实也不应太过陌生。因为在马国以至大多数议会民主制国家,选民也不是直接选出执政的政府首脑,而是先选出国会议员,再由一位掌握过半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理或首相,组成新政府。美国选总统时采取的是选举人团制度,选民票选出来的其实是一个个选举人,而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过半选举人的支持方能当选,与马国推选执政者的方式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况且,如马国近年来因为没有政党在大选里赢得过半数席位,大选过后都得花上一段时间来尝试多党协商,以便“凑数”组织新政府,所以对于谁来当家须费时定案,应该也不意外。
当然,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与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所推崇的执政理念与风格南辕北辙,哪一方当选,对于经营已久的美马关系,虽然未必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但就中短期的影响来说,还是会有的。新一届美国政府以及马国政府和社会,由于在地缘政治、安全和经济利益上的交织与分歧,美马关系既带来各种挑战,也提供诸多机遇。
首先,尽管美国和马国的双边关系总体上一直友好稳定,但在美国与中国进行全球竞争的背景下,马国试图在美中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前者作为世界头号超级强国,是马国在安全策略方面不言而喻的主要伙伴,后者是马国主要经济伙伴和本区域大国。由于马国在外交上的不结盟立场,美国在争取马国在南中国海争端和地区安全等关键问题上的全力支持方面,不时会面临一些挑战。如几年前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成立,英美联手协助澳大利亚建造核动力潜艇,马国就曾颇有微言,认为会使本区域核子化,而非鼎力赞成。现在,向来崇尚美国应独来独往搞单边孤立主义的特朗普,应该不会太过介意包括马国在内的友邦积极表态支持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