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从青年时代就已在国际享有盛誉的奥地利华裔钢琴演奏家陈瑞斌(Rueibin Chen)来到新加坡,为大众带来一场名为“穿越时空”的演奏会。之前,他还受邀在新加坡艺术大学开展过大师班讲习会。16岁已凭借精湛演出在欧洲崭露头角的他,在几乎所有重要钢琴比赛中都曾获奖。近期,我有幸得到一个与他对话的机会,便事先征集一些大众感兴趣的问题,其中,很多家长都希望这位受仰慕的钢琴家谈一谈成才的方法。对此,陈瑞斌也很愿意分享,并强调说,那是他“唯一的秘密”。
早早就送孩子去学习钢琴,似乎是一个不灭的热潮。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很多都曾在这条路上推动过自己的孩子。学习音乐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被逼坐在钢琴前苦练数小时的孩子,可不一定这么想。但有人觉得,小孩子都是要逼一逼的,才不至于浪费潜在的天赋;还有人觉得,就算天资普通,通过正确的练习,成功也指日可待。天赋和努力在长才的道路上,究竟哪个更重要,引来长久争论。因此,在和陈瑞斌的对谈中,我也提出这个家长关心的问题。
陈瑞斌从不否认天赋和努力的作用,他生于台湾,幼时就表现出杰出的音乐才能,13岁离乡独自赴维也纳学习音乐,16岁时便成为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ff)钢琴比赛最年轻的获奖者。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不可能把所有作曲家的作品都诠释得一样好,其中涉及一个人的敏锐度、观察以及感受能力,这大概就是体现天赋的部分。但是13岁就独立求学的他,面对的困难很多,尤其是在一个当时很少有华人、语言也不通的异国他乡,如果没有超越常人的努力,也很难达到目前的成就。但是,他并不觉得这些值得关注。他说,在成才道路上,有着比天赋和努力更重要的东西,那才是他成才“唯一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