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特朗普开始组阁,对于两位总统候选人的理念、政策以及策略得失的检视和探讨,早已铺天盖地,可说每一块石头都被翻遍。特朗普获得广泛支持,民间对非法移民强行闯关的抵制,对通货膨胀的抱怨,对强势的“男性特质”的呼唤,对左派在性别自我认同问题上的过度折腾,特朗普立场的坚定和清晰,乃至特朗普团队对社交媒体的有效运用,副总统哈里斯的诸多弱点等等,都成为分析焦点。
但是,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很多论者也可能进入几个认知误区。第一是习惯性的墙倒众人推,即哈里斯一失败,大家就开始研究她为什么失败,对民主党的分析由此被既定的“失败叙事”所控制。第二是在对失败进行归因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甚至人云亦云地认定,哈里斯及民主党严重脱离美国大众,高高在上,把批判矛头指向民主党的“精英主义”倾向。
针对第一种认知,笔者认为,一失败就说明注定要失败的思维,显然是一种以结果倒推过程的所谓“倒放电影”的目的论认识论。具备现代思维的论者,在研究历史和分析当代政治时,都应避免这一误区。然而,笔者对第二种误区,即对民主党精英主义不接地气、无法回应民众吁求的批评更为重视,因为这种认知基本上忽略和歪曲通过哈里斯集中表达出来的民主党理念。事实上,没有一个批评者以真实例证证明,民主党所提出的关注点严重脱离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