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于四年前撰文《特朗普为拜登“挖坑埋雷”?》(《联合早报》2020年12月10日言论版),表示对这种观点的怀疑;如今时移世易,两人调换位置,“挖坑埋雷”的言论再次蜂起,同样的故事及分析似乎又一次上演,笔者依然不得不表示怀疑。

如果说当年特朗普算不上为拜登“挖坑埋雷”,今天的拜登更算不上,最直接的表现是他们11月13日在白宫的会面,不管他们曾经如何针锋相对,现在如何心存芥蒂,但拜登明确承诺和平交接权力,这就要比特朗普当年的表现稳重成熟得多。要知道特朗普在交接权力时,可是弄出2021年1月6日冲击国会山的大事件,此事不仅将伴随他一生,而且还将永载美国史册;不要忘了今年的特朗普依然扬言不会接受败选的结局,幸好美国人没有让这种情形再次发生。相比之下,拜登作为老牌政客的政治素养还是要高出一筹,这应该也是一个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就是要学会认输。一输就掀桌子的社会,注定无法走向民主。

就国内政策而言,据美国移民管理局统计,拜登政府遣送的移民多于特朗普时期,并未提高特朗普时期的国内税收政策,在保守主义议题如堕胎、性别及种族歧视问题上也未走得更远,关于基础设施和贫困学生的补贴方案,似乎也没有对民主党产生多大好处,而在环境保护标准和气候灾难的处理上,还给共和党留下可乘之机。选举结束后,民主党政府也没有在这些国内议题上有什么大动作,拜登团队因此很难说给特朗普第二任期造成多大麻烦;美国国内政策涉及真正的选票和权力,如果都没有刻意给特朗普“挖坑埋雷”,实在很难有更多论据来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