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从来不是大多数新加坡部长的志业。他们多数是受邀去喝茶,然后被劝说“入伍”。这个情况不是今天才有,而是从建国总理李光耀时代就存在。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最常听到的说法,是多数有才干的人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出类拔萃,生活写意,不想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去“抛头露脸”,承受沉重的工作压力,以及冒巨大的政治风险。

这或许也可说是新加坡经济多年来蓬勃发展的“后遗症”。各个专业领域为优秀人才提供充足和待遇优渥的就业和晋升机会,现成体制也能容纳各种人才,国家治理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没有让人产生必须改变现状的冲动。有少数对现状不满者或事业不如意者,通常是加入反对党。

因此,整个人才市场基本上还是向执政党倾斜的。即便如此,历任总理从李光耀到吴作栋和李显龙,以至现在的黄循财,仍然感觉招揽治国人才的不易。毫无疑问,近年来的政治发展,也给这项工作增添新难度。过去曾经被认为是执政党“包吃”的集选区,如今已不再是反对党攻不破的堡垒。2011年,工人党赢得原本由前外交部长杨荣文领军的阿裕尼集选区,2020年又赢得盛港集选区。执政党失掉这两个集选区,也失去好几名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