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作为中国三大政治传统之一,对中华文明的延续贡献卓著。大一统是典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产物,与专制皇权紧密相连,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性存在天然冲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界对于大一统的优劣争议不断。近年甚至有极端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已无出路,崇尚大一统的中华民族,注定无法融入世界文明主流,历史宿命是国家分崩离析,最终形成多国分治的“诸夏”局面。
大一统是否必然阻碍中国追求现代性?在个人自由与国家竞争力高度相关的全球化时代,这一传统是否已不合时宜?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每年在考题中,都会提出一个相同问题:“中国为什么这么大?”对于学术界而言,更值得探究的问题则是:为什么中国能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保持“大而一统”?迄今为止,最具说服力的解释,似乎仍是地理决定论——地处东亚的农耕文明,如果不废封建、设郡县,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便难以应对频发的边患和内部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