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历30年才缓解房地产泡沬后遗症,不能忽视的主因之一,是泡沫破灭之后好一段时间,日本朝野和知识分子误以为这是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衰退、1973年石油危机,以及1982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等传统经济衰退的翻版。当前,中国看来亦重蹈此误判,认为可以通过减息、增大政府财政开支,或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等传统方法应对,结果显示效果如泥牛入海。
究其原因,是当年日本和今天中国面对的,是有别于以往经验过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传统的减息、增大政府财政开支,以及宽松货币政策,起不了预期效果。
第一,降利率目的是刺激消费和投资。在中国内地,国人最大的单项支出是为自己和家庭置业,也影响外出餐饮、购物和旅游等环节。在泡沫破灭后,大部分个人和家庭最关心的是在面临失业、降薪的大环境下,对偿还房贷(或加上车贷)能力的影响,还有他们每月偿还贷款的金额,不会因为自住楼宇价格下跌而调整,更有甚者,担心购入的是烂尾楼。对于这大批业主而言,偿还债务是最优先课题,降息和放宽购房限制对他们而言,作用有限。最近,就连公务员、国企和事业单位员工,亦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