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加坡庆祝建国60周年。今年也是本地的大选年。这一联想很难避免,同样很难心照不宣——年末佳节期间的聚会,“几月大选”总成为谈资之一。这也难怪,翻开报纸,与政党相关的新闻频率似乎有所增加;政府近期接二连三地派发各种缓解生活费上涨压力的援助配套,也让一些敏感的国人感觉选举的氛围浓郁了。

60年来的发展和成就,相信很多人都会予以肯定。但因为成长经验的差异,不同世代的国人看待这一现象,都会产生自己特定的结论,有时甚至截然相反。求新求变的年轻世代只经历过社会经济相对成熟的年代,对很多事物容易视为理所当然。年岁稍大的小时候体验过普遍的贫穷,知道眼下的一切得来不易,自然更懂得感恩但也更加保守,对改变的需求总不如年轻人热衷。

然而世间唯一恒定的道理就是“变”,且凡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与历史上的璀璨文明一样,任何抗拒改变的社会,最终必然逐渐僵化、衰微而死亡。所以年长一辈凭借人生经验“老成谋国”,警惕变动的潜在风险,也必须意识到故步自封的威胁,重视年轻人冒险探索的精神。随着生育率不断下降,年长者的人口比率持续增加,社会的灵动性可能因为年轻人相对减少而弱化。这就更须要年长一辈肩负起推动社会变革进步的重担,包括鼓励和支持年轻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