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提出的包容型制度视角看台湾,台湾无疑是走向繁荣的成功案例。在《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中,作者把日本、新加坡、韩国和台湾都列为繁荣的经济体。从包容型政治制度和包容型经济制度看台湾,台湾的政治是民主政治,经济是市场经济。台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万5000美元,台积电的晶片成为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命脉。
蒋介石在1949年把独裁政体带进台湾,数千人被指控为政治反对派而遭到处决,数万人被监禁。蒋介石的独裁依托的是德隆·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等人所说的攫取型政治制度。《蒋介石:失败的胜利者》一书作者潘佐夫认为,蒋介石是中国唯一开明的“独裁者”。独裁政权可分为两种,倒退独裁,进步独裁。倒退的独裁者属于为自己利益而领导国家回到过去,但蒋介石改变了台湾,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奠定台湾未来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1949年国民党把在大陆实行的计划经济和国有经济模式搬到台湾。计划经济和国有经济是攫取型经济制度。学者郭岱君在《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简史》中指出,1949年之前的国民党领导,满脑子都是计划经济,认为国营企业优于私营企业,唯有计划经济才能保障国家安全、提高人民福祉,因而主张由国家掌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的依据是“民生主义”中的“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