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开春后霸王茶姬正式宣布,自营重归新加坡市场,到泡泡玛特乌节路旗舰店外排队买拆盲盒,再到岁末腾讯旗下阅文集团在圣淘沙举办的跨年音乐会,中国品牌延续2023年出海元年的势头稳步破圈,参与新加坡市场本土竞争。
数据显示,在新加坡中资企业约8500家,截至2024年底,在中资企业协会(CEA)注册的会员达1000家,行业涵盖金融保险、基础设施、航运物流、能源及国际贸易,通讯及数码科技;央企、民企和地方国企分别占44%、28%与14%。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餐饮品牌,据墨腾创投报告,去年中约有32个中国品牌,在新加坡经营约184家门店。
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加剧、通商规则不可测性增加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凭借自身技术、市场经验和资金实力越洋,在新加坡和东南亚区域找到业务共赢的增长点。不过根据CEA向120多家会员企业所做的问卷调查,中企品牌在新加坡面对的挑战,包括认知度不足、较难以融入当地文化展开本土化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