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蒙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陈引驰教授大力支持,我召集一个佛教研究工作坊。意图有二,一是检阅复旦中文系培养出来的佛教学者;二是总结中文系培养研究者的得失。

中国大学的中文系主要关注汉语言文学的教研,这与新加坡的大学中文系完全不一样,后者更接近于欧美的“汉学系”,即对文史哲有通盘的教研目标。但复旦中文系是个另类,仅前系主任陈允吉教授门下就培养数十位不错的佛教学者。在当今宗教学研究受限的情况下,就相当突出。原因为何,也成了工作坊最后环节讨论的话题。

总结时,复旦中文系主任朱刚与陈引驰二教授都提到,此系一直有学术民主的传统。不但历任系主任全力支持普通教授的研究,绝少干涉学术选题与内容;在教学环节,导师与博硕士生之间也是如此。因此导师主要以传授方法为主,而不以自己的认知与研究范围,来限定学生的兴趣发展。中文系就经常会出现教出来的学生,研究领域远超出导师范围的现象。通俗点说,这样的导师不但能培养出自己都不熟悉其具体研究领域的学生,还可能培养出比自己更出色的学生。复旦中文系的教授不以自己的认知领域为限,来束缚学生发展,所以教出来的学生能百花齐放,风格各异,正是与这种学术民主自由的风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