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业革命开启的工业化,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虽然现代武器作为工业化的衍生品,会加剧战争的惨烈,但无人能否认工业化带来的繁荣。所以,在工业革命开启200多年后的当代,不论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许多国家都希望实现工业化。但是,本文将给出一个残酷的论断:全球再无新工业化的可能。意思是说,随着生产效率提高,全球所需工业劳动力将越来越少,各国对工业的争夺进入减量博弈,所以,不可能再有欠工业化国家,能实现以大幅增加工业劳动力为表现的全面工业化,除非其他国家的工业发生大规模转移。
这里的工业化不是以工业产能和产值为标准,而是以工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的比率为标准。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工业产能和产值可能很大,但创造的就业却很少,因而工业劳动力占比较低。全面工业化的标准,是工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25%以上,欠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劳动力占比不足12.5%。以25%为全面工业化的标准,是因为老牌工业国家的工业劳动力占比长期超过25%。自1870年代到1970年代,美国的工业劳动力占比一直超过25%,并且在1900年后长期超过30%。以不足12.5%为欠工业化的标准,则是取0与25%的中值。有些经济学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会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会增加。
虽然该定律在1970年代以前都比较符合实际,但之后就不准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