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突发奇想,我问聊天机器人:乳香和没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和有些什么使用注意事项?答案几乎立秒出现,给出的答案和课本大致相同,还在答案后面加了一句“如需使用,请遵医嘱或咨询专业中医师”。止不住好奇心,又从课本里抽选两三品中药发问,结果答案都圆满过关。
禁不住继续再问:可以说说中医的面神面色、舌相、舌苔和二十八脉象的分类和相关病症吗?这次的回答非常长,不过也是立即的回应。
我慢慢逐一对照课本,除了一些用字用语不大一样,基本上人工智能(AI)还算是满分的。心有不甘,决定来个更高层次的,我问:如果临床上表现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润,脉浮紧,那可能是什么病证?有什么药方医治?有什么药膳建议吗?AI给的答案又再符合课本的标准答案。我不是中医,不能够评审药方,但是AI有注明药方都出自哪些经典药典。至于药膳部分,除了剂量用量,推荐的药方也都有条有理,同样引经据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