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46任总统拜登在卸任前夕宣布,将通过分级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收紧对人工智能晶片和技术出口的限制,试图将人工智能的算力保留在美国及紧密盟友的境内,并尝试堵截中国透过第三方获取更先进的晶片与相关技术,引起世界各国密切关注。国际社会甚至对拜登此举感到不解,因为当时他卸任在即,虽然出口管制的新规仅是美国《2022年晶片法》的延伸,但影响力深远,而白宫过去一般不会在权力交接时刻发出如此关键的指令。
这类框架设有120天的公众咨询期,不会立即生效,意味着管制最终能否落实仍存变数。若拜登打算将自己防堵中国与晶片管制的政策作为政绩,他不需要等到今天,因为类似框架早在两年前就已存在。当然,有论者尝试解读,说这是拜登刻意为特朗普制造的一个难题,想让后者去应付那些对新规心生不满的企业,特别是已经将部分算力转移到海外的微软、亚马逊和甲骨文等科技巨头。
这次的管制新规将所有国家与地区划分为三等。美国的18个传统盟友,如日本、韩国、部分欧盟成员国是第一等国家,可不受限地采购美国先进晶片与技术转移,至于第三等国家,将遭遇最直接的晶片制裁。然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被列入第二等,他们在采购高端晶片时一样受限。虽然可通过认证管道提高采购上限,但门槛高、程序未定,而这些国家往往都是科技巨头打算,或者已转移算力的目的地,所以他们肯定会去找特朗普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