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现在汉传佛教是严格食素的,但印度早期佛教、目前的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与日本佛教则无此禁忌。从学术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极其复杂。近20年前我专门写过一篇长文讨论此事,以溯源佛教的饮食禁忌如何从印度佛教的“三净肉”慢慢经过中亚部派,再到中国,最终由政府法令的形式实现了素食化。大致从唐玄宗开始,佛教徒不食鱼肉就已约定俗成。以前影响巨大的电影《少林寺》中还杜撰了此寺僧人可以食荤的说法,但就我所知,今天的少林寺依然是严格食素的。

汉传佛教食素既然已成传统,就一定会与世俗以及其他宗教的饮食习惯产生矛盾与冲突。由于佛教较为温和,对饮食禁忌的处理总体而言颇令人称许。我有不少本地与中国的朋友都是严格食素的居士,但他们一般都不避也不禁他人食荤。有位素食的同学在请客时,还会主动替不吃素的人点些荤菜。

这并非个人现象,再上推1200多年,禅宗的实际奠基人——惠能大师就曾食“肉边菜”,这是《六祖坛经》中的明确记载。这里的关键在于,饮食禁忌也好,戒律也罢,主要都应是自律的准绳,而非强加于其他非信徒的格外要求。任何宗教信徒应该强化自我约束,但同时要对非教徒施以宽容。说简单点就是,自己信教,但要容许别人不信教。这才是现代民主社会与传统宗教社会之间最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