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准备写简历时,有一次不太愉快的AI使用体验。我在深度求索(DeepSeek)输入自己的名字,可DeepSeek给出的信息却错得离谱,它把我显示成湖南省某家大公司的董事长。要是同名同姓的人也可以理解,但实际上网上显示该公司法人代表的姓名和我只有一个字相同,集团旗下的多家公司负责人也根本不是我。并且使用DeepSeek持续出现网络不畅,无法回答的问题。这让我对DeepSeek的信息准确性产生极大怀疑,这种错误在实际应用中,很可能误导他人。

这次经历让我开始关注DeepSeek与其他中国软件的差异。如今,人工智能(AI)发展得如火如荼,中国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家都在努力给用户提供更优质、智能的服务。DeepSeek作为其中一员,自然也被放在与其他软件对比的天平上。

处理速度和准确度是衡量一款AI工具好不好用的关键。就拿我常用的豆包来讲,在聊天机器人功能上,它理解问题特别快,回答也很准确,贴合语境。我之前写工作汇报的时候,用豆包当写作助手,它很快就能组织好语言,生成的文本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身边不少用过的人都对它的响应速度和内容准确性赞不绝口。但DeepSeek在处理日常交流和写作任务时,就没给我带来这样的惊喜,速度和准确性都无法让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