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热门人工智能(AI)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震撼美国科技界至今已一个月,美股和美国舆论大致已冷静下来,一切似乎都恢复正常。在这期间,美国关于DeepSeek的讨论,主要围绕在AI的发展前景以及中美科技竞争等两大范畴的课题,却没人把DeepSeek得以逆袭的原因,归咎于美国资本市场持续走高,与美国金融市场走向的关系。

作为更便宜且性能可媲美美国同行的AI模型,DeepSeek的到来无疑被美国科技界视为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烈森所形容的“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是挑战甚至可取代美国现有优势地位的产品方案。DeepSeek的模型训练成本据说不到600万美元(约804万新元),远低于OpenAI的ChatGPT和其他美国模型。尽管这金额在业内存在巨大争议,但不足以否定在美国对华层层加码的晶片禁售行动下,来自中国的模型仍然构成一定竞争力,足以同美国最复杂的模型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运算方面还略占上风。这自然引发美国科技业者的危机感。

DeepSeek不仅挑战美国目前发展出来的AI模型,也令当地科技界开始质疑,之前巨额资本支出和庞大资源投入的AI开发模式是否明智。OpenAI在将ChatGPT商业化后,至今的发展策略无外是在早期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投入更多先进的晶片推动系统升级,企求打造出更有价值的技术,与许多美国企业为捍卫价格和利润率所采取的最佳策略理念相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