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与华侨中学联办的世界书香日系列导读活动有两大方向,一是科幻/人工智能,二是新加坡建国60周年。

我想起去年10月台湾作家陈义芝在第三届新加坡大专华文阅读节所指出的:“文学是人学。文学记录人的悲欢、欲望、憧憬——生活遭遇与心理,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现象,世间已经发生的事、可能发生的事。”

没错,文学也可记录可能发生的事。1996年,马华作家何乃健所写的《霾害》,是一首生态题材与科学幻想相结合的“科幻诗”,如果说诗中对2050年之后地球的预言,是源自于何乃健关心人类安危的忧思,那么,2020年新加坡作家协会出版的《新华文学》第93期,“文学智慧国”专辑中收录的16篇科幻小说等,则是更贴近现实情况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