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喜欢新加坡的什么。作为在新加坡生活13年的新移民,我对新加坡的感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刚搬来的时候,感慨于这里的美丽和整洁,时间久了,又觉得这里缺乏文学艺术气息,什么都规规矩矩的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最近我接受一个采访,在没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被问到喜欢新加坡的什么时,我脱口而出:新加坡是一个有人文关怀的城市。

作为常驻新加坡的律师,我的大多数客户都来自中国大陆。法律话题之外,我们聊最多的就是关于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的特点,也常常会以中国作为参照对比。其实我经常跟客户说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很多时候都没有好坏之分,就仅仅是特点而已,只是在不同情境下才有优缺点之分。这些特点的形成有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作为一个外来移民,我们很多时候须要理解这些特点,并且把它们用在合适的地方变成优点。

比如说,很多人觉得新加坡人太Kiasu(怕输),过于保守和循规蹈矩,没有创造力。这些其实并非绝对标签,而是新加坡独特发展模式在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结构性特点。这种状态根植于生存危机驱动的发展理性,是地缘政治、资源匮乏带来的不安全感,让新加坡的危机意识比其他地区要强烈得多,而立国之初为了整顿社会秩序形成的“严刑峻法”法治文化,使得长久以来民众对于风险要比机遇的敏感度更高。既然新加坡人的这些特点没有那么轻易改变,那就让他们负责财务、法务等合规性要求比较高的岗位,这些特点不就立刻成了优点,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