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已两个月,对关税议题反复折腾,对政府部门时裁时复,对海外盟友和合作伙伴肆意霸凌的霸权霸道,已经展露无遗。在现代民选政治下,每个民选政客的言行都必然反映其选民群体的一部分心理动机、潜意识与生活方式。
特朗普的选民能否完全理解广大右派知识分子对其保守主义的定义,值得怀疑,但,特朗普及其选民的所作所为和世界观,确实表明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反智主义思潮在全球化面临困境的当下,又一次沉渣泛起,更表明前现代力量向现代世界倒灌的一股逆流,正在加速涌来。
反智主义何许来
最早将反智主义作为学术术语提出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霍夫史塔特(Richard Hofstadter),他在1963年出版的著作《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一书中,对美国反智主义作了详细梳理:反智主义是美国社会数百年沉积下来的、对智识和知识分子的根深蒂固的怀疑,贯彻美国200余年的发展史。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和拓荒者建立的国家,宗教色彩浓厚,实现城市化的时间较晚(一战时期城镇人口才超过农村人口),同时也是最早实现普选的国家之一。移民国家天然没有贵族和知识分子等“上层建筑”,普遍虔诚奉教的社会,重视信念大于重视逻辑,较晚的城市化,使得农民的朴素经验主义世界观,仍在美国社会文化中有一席之地,“平等意味着我的愚昧和你的博学是相同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语),更是美国普选制最生动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