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俄乌战争将以何种形式终结,21世纪的世界都将发生深刻巨变,而这种巨变的一个重要面向是对世界的认识。在笔者看来,这场战争及其结束将带来的第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全球政治理想主义和普世乌托邦情结的终结。人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动物,多多少少需要一点理想。实际上,所有宗教和类宗教的信仰,之所以能存在,也是因为提供了各种超越日常世俗生活的,关于未来可能性的前景、念想以及解决方案。这些承诺和憧憬,也是支撑人类一代一代为之奋斗的精神源泉,不论现实中会遭遇何种挫折和沮丧。

由于人类作为“人”的共通性,这些方案往往具有超越社群和民族的普世性,都旨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惑。除了古代的世界性宗教以外,哲学家康德提出的“永久和平”论,政治理论家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也属于一种非宗教却普世的愿景,指向都是一种理想的、带有乐观主义色彩的、某种假定为恒定不变的人类状态,不论是永久的和平还是全球接受英美自由主义政治秩序。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自由主义流派,则提供一种有限乐观的世界观,即”民主国家”之间不会爆发战争。

但是,这种理想主义在现实中一再被否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人很快从“公理战胜强权”的乐观中清醒,意识到国际秩序仍然基于强权的操纵和交易。抗战期间,中国的重要学术思想流派“战国策派”就已不再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进行道义上的区分,而认为整个世界已经重返“无义战”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必须基于基本的民族主义诉求,寻求基本生存和未来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