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3月28日发生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广泛破坏。本次地震迫使缅甸政府公开请求国际援助,国际社会迅速响应,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表示或已经提供支持。尽管这些援助多以人道主义为名,但各方的响应也隐约映射出对缅甸及东南亚地区更为深层的战略考量。
亚细安外长于3月29日发布声明,宣布调派紧急应对与评估小组(ASEAN-ERAT),启用灾害应急物流系统,并提供城市搜救支援,援助将根据缅甸与泰国的需求安排。作为2025年轮值主席国的马来西亚迅速行动,首批10人先遣队已于地震次日抵达,第二批40人团队于3月30日出发。新加坡民防部队于3月29日派遣80名队员参与搜救。包括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等领导人也通过不同方式表达支持。
亚细安强调“依据缅泰需求”的措辞,反映出在回应灾难之余,仍试图在不干预成员国内政的原则与人道援助之间保持平衡。近年来,亚细安内部在如何处理缅甸军政府问题上,成员国间存在明显分歧。马来西亚作为轮值主席国率先响应,不仅意在彰显亚细安协调机制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区域领导力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