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我已经在新加坡生活20多年。从大学毕业后踏上这片土地,到如今把这里视为家园,这段旅程充满挑战与成长。回首当时背井离乡,成为新加坡的异乡人,如今我的孩子已经是地道的新加坡人。这原本不在我的计划之中,但人生充满未知,每一次选择都塑造今天的自己。在这段旅程中,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的经历与感悟,希望能为新移民提供一些借鉴。

对于第一代移民,尤其是成年后才迁移到新加坡的人,融入本地社会的难度可想而知。没有从小就接受本地教育,没有在本地生活,我们的融入往往只是表面而肤浅的。尽管如此,既然选择移民,我们必须主动去了解并遵循本地的法律法规、文化传统以及不同种族的习俗与禁忌。

与本地人交往时,基本的礼仪和尊重至关重要,必须避免触犯对方的禁忌,礼貌地与邻里打招呼,积极展开交流。然而,建立深厚的友谊却充满挑战。成长环境的差异、教育背景、文化习俗、饮食偏好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不同,常常让我们的交流仅停留在表面话题。尽管如此,能够互相尊重和理解,并友好相处,本身已是一种可贵的包容精神。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本地人对外来者表现出接纳和善意,而外来者也能在这个异乡靠着自己的努力立足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