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以越南、泰国为代表的亚细安新兴工业生产国,陆续在中国开展高频次的招商活动。这类活动普遍以亚细安各国地方政府、工业园区作为组织单位,在中国重要省份,尤其是制造业集中的省份,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由于欧美贸易壁垒,以及中国国内人口红利减弱、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等诸多中国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亚细安国家针对中国开展的招商引资活动,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中国为数众多的实体经济产业,尤其是对社会就业、国家税收影响重大的民营企业纷纷外迁至东南亚。从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对亚细安国家投资备案数据逐年攀升的客观现实,亦可以证明这一结论。

亚细安国家在中国开展的招商引资活动,也得到中国各地方政府,尤其是商务、贸促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诸多招商论坛都是以“走出去”为主题,由双边联合开展、共同主办。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政府引导企业“走出去”,在中美贸易纷争爆发的2018年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第一个四年任期,都具有显著积极的意义,且是利大于弊的务实举措。但是,自2025年全球地缘政治、经贸环境及发展态势出现重大变化之后,继续推动企业“走出去”不仅缺乏必要性,也更加不合时宜。

首先,特朗普今年再次出任美国总统并在全球发动无差别的加征关税措施,不再只针对中国,使得原先为规避美国关税壁垒而外迁东南亚的中企,再次面临极大的出口风险。尤其是中企集中的越南,更是因为巨额的对美贸易顺差,面临美国贸易打压的不确定因素。其次,今年中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外部环境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严峻形势,提出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等现实举措。保障实体制造业在中国国内的良好发展环境,恰恰是增加就业、促进消费、增加税收的核心力量。强大的制造业是任何一个国家保持经济稳固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