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女童江雨惠(洋名梅根)遭母亲和男友虐待致死的案件,在坊间引起热烈讨论。民众在谴责施暴者的冷血之余,也质疑有关当局和相关机构部门的介入是否足够。
根据社会家庭发展部于4月8日所发表的文告,梅根就读的学前教育中心发现她身上的明显伤痕,并向幼儿培育署提交事件报告。然而,因为由附属社会服务机构社区工作者所准备的报告,未充分描述伤势的严重程度,导致当局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这在坊间引起一些谴责社工介入不足的声音,也不乏质疑相关当局推卸责任的疑问。
首先,我们须要了解到,这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没有一个人会想看到一个天真无辜的小女孩,被如此残忍恶毒地虐待和残杀,也没有人会预料到一个亲生母亲,会这样恶意伤害自己的孩子。我们可以反思新加坡或者整个社会制度,能如何更好地遏制如此让人发指的事件发生;然而,单纯责怪社工、社会服务机构或相关当局,并无法解决问题。这起案件是极其复杂的,牵涉到多个层面的问题,譬如毒品的滥用、单亲家庭、学前教育制度、社会服务制度、心理健康制度、相关监督和执法单位等等。单纯地只是责怪某一方,无疑是把问题过度简单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