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预判面前,一部分对政治体的治乱兴亡产生浓厚兴趣的中国知识分子,正在系统性地推销“国运”的新话术。这一新话术同“历史的垃圾时间”形成有趣的概念对冲,展示知识阶层对中国的当下及未来,正日趋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判断。
“以史为鉴”是中国知识阶层思考王朝盛衰的典型方式,从古籍经典中寻章摘句,也是学问得以开展的方法之一。但只要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及其思想予以关注和深入阅读,自然就会体验到其中各门各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沌与晦暗。即便同一宗派,也往往会对同一事件做出前后矛盾的论述与解说。联想到官修史书历来的政治传统,对政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价值评判予以裁剪,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而,在阅读中国经典史籍中如何保持独立判断,更取决于读者对人事天命的认知和坚守。
这些学习经典、利用经典的思路,想必会在“国运”的召唤下再次发挥余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