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税战与全球地缘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马来西亚所奉行的不选边外交政策正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出访东南亚三国,意在深化与这个中间地带的政经联系,并强化“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这场外交出访,不仅是中国对抗供应链重组与地缘压力的重要姿态,也让马国在关税战的外交立场成为焦点。
过去数十年,马国坚守不结盟与多边主义原则,在大国竞争中寻求平衡。然而,在当前全球战略秩序重塑的大潮中,这种不选边的空间正受到压缩。美国推动“可信赖的供应链”政策,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同时对中国展开全面战略围堵。马国作为中美两强均有深厚利益交集的国家,能否继续维持过去的平衡与对冲策略,正考验它外交与政经体制的韧性。
马国自1970年代以来,奉行不结盟与中立的外交政策,在冷战期间,这一策略成功争取外交自主空间。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中,西方采取联中抗苏的战略,马国维持中立,反而可在两大阵营之间灵活游走,实现战略利益的最大化。可是,当前全球形势已经跟1970年代有极大变化,美国要建立非共供应链并逐步与中国脱钩,同时结合国家安全、关税压力与价值同盟等战略考量,马国原本能灵活运作的两边逢源手段,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操作与实务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