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向57个对美贸易顺差国征收高额“对等”关税后,股市暴跌,美元下滑,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关税生效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宣布将大部分关税“暂缓”90天,然而10%的基准关税仍然有效,同时还在迅速升级的贸易战中,对大部分中国进口商品不断加征关税。尽管实施暂缓,但特朗普仍坚持认为,关税对于制造业回归美国至关重要。

美国自身的历史经验,尤其是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经常被引用来证明关税可能造成的深重破坏。然而,东亚当年也成功利用关税,来协助建立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但不幸的是,对美国来说,在东亚(尤其是韩国)行之有效的做法,与特朗普政府采取的手段之间存在重大差异。

首先,韩国的关税是不对称的:它对希望发展为出口产业的消费品(如家用电器)征收极高关税,而制造业所需的资本货物(如机械)则关税极低。如果没有这些低资本货物关税,再加上低工资水平,韩国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低成本生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