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刻下面对“价值与历史”(value and history)之间的抉择。“价值与历史”是美国史学家列文森提出的命题,分析中国知识分子在清末民初面对西方冲击时的困境。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更生动地归纳列文森的悲叹:“他们(中国知识分子)在情感上执着于自家的历史,在理智上却又献身于外来的价值。”把目光放到今天的欧洲,这句话可稍作修正:“他们(欧洲政客)在情感上执着于欧美的共同历史,但在理智上他们却要告别美国了。”

当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历史是内在固有的,价值观则来自外来的冲击。今天的欧洲则截然相反,历史可以是美国叙事,价值观则是内在的。

“价值与历史”的矛盾在欧洲政客身上很明显。德国候任总理默茨是个极好的例子,他自称是“大西洋主义者”,又曾在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长期任职。他渴望能带领德国、欧洲与美国深度合作,继续推进自由主义秩序。默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都寄望“欧美自由贸易区”完全实现零关税,以解决美欧关税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