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土耳其旧都伊斯坦布尔市长埃克雷姆·伊马姆奥卢被捕所引发的抗议事件,在扩散之际就已被境外不少媒体相继描述为“10年最大规模”或“罕见规模示威”,表明土耳其作为区域内唯一可同时影响五大地缘政治板块(巴尔干、东欧、中东、高加索与中亚)的中等强国,时隔不到两年,再度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焦点之一,即无视政府禁令的大规模抗议示威,能否最终触发自西向东的“突厥之春”。
实质上,此次土耳其抗议事件的核心,既不在于安卡拉权力平衡演变所带来的政局不稳,也不在于执政党与反对派之间的彼此制衡,更不在于抗议示威的持续扩大或外溢,而是整个演变过程中看似最微不足道,实际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学位撤销”,是否已成为其他国家或集团组织变相运用的操作模式。
“罕见示威”的微不足道
无论从司法还是行政、内部还是外部来看,伊马姆奥卢被捕被控及后续抗议示威,无一例外均属土耳其内政,既不涉及民族与宗教,也不关乎国安及外交,乃名副其实的“成者王侯败者寇”,或还未正式开始就已提前谢幕的政党博弈,多数国家的谨慎与观望是最明显佐证。相较而言,对土耳其法律程序保持耐心和尊重,等同于接受既定事实并持续静观其变。原因在于,对区域强国而言,安卡拉乃至整个近东政局的演变,都不是首要,唯有紧盯旧大陆之整体趋势转变,方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所肩负的地缘战略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