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会在冷战时期选出来自共产阵营的波兰教宗,在经历过第一位南美教宗后,超过2000年历史的这个宗教组织再度出现惊人之举,在世界秩序重整之际,选出第一位来自美国的教宗良十四世(Leo XIV)。

前教宗方济各尚未离世,保守派在他住院期间就开始酝酿选举继任者的枢密会议(conclave);方济各去世后,媒体每天推出新的“候选人”,教廷国务卿帕罗林(Pietro Parolin)和来自菲律宾的万民福音部部长塔格莱(Antonio Tagle)呼声最高,但候选人很多,没人有足够的选票突破三分之二的门槛。

在电影、媒体、赌盘和网红的推波助澜下,这次的枢密会议万众瞩目,在一位枢机喊出“我们有教宗了”之后,来自芝加哥的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出现在圣伯多禄大殿的露台,与挤满广场的信徒打招呼,不少人难掩惊讶。许多人认为他是黑马,事实上,他有传教牧灵经验,曾是奥斯定修会总会长,在教廷任职期间展现斡旋才能,立场不偏不倚,擅长聆听,他负责选任主教的工作,与各国枢机娴熟,因此一直在圈内的候选名单上,但他鲜少发声,躲过多数媒体的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