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新加坡数年一次的大选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时刻,也是观察思考民主这个概念的良机。作为长期生活在新加坡的公民,我有幸在选战期间走访现场、步入人群,近距离观察并亲历这一过程。从大华银行广场上的反对党宣讲,到冷静日的街头安宁,再到雨中清晨的投票现场,这三天的见闻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新加坡独有的政治风貌,也引发我对“民主”本质的再思考。
广场上的声音:反对党的午间演讲。4月29日中午,我带着我的英国游客路过大华银行广场,正逢新加坡民主党举行群众大会。这是源自1960年代的竞选传统——浮尔顿午间群众大会。就在4月28日,人民行动党秘书长黄循财也在同一地点演讲。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民主党秘书长徐顺全高声批评执政党近年来在住房分配、地铁事故、最低工资政策及外籍人口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演讲间,听众时有回应和掌声,现场气氛热烈。
虽然这是一个以白领为主的金融区,却也见到有人高举标语,彰显言论自由的存在。我注意到,新加坡河上有警察巡逻船静静巡逻,游船和垃圾清理船依旧穿行,仿佛象征着秩序与日常并行不悖。演讲结束后,舞台迅速拆除,广场恢复平静。这场偶遇,也让我的游客感受到新加坡别具一格的民主氛围,成了此次旅程中最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