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日内瓦的关税谈判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大幅度降低加征关税率。不少评论认为,这是因为美国无法继续承受中国的报复性关税,是中国的胜利;有的则认为中国经济受到特朗普关税战冲击很大,也想尽快找到出路的结果;还有的则认为,中美关税谈判将是一个漫长过程,未来扑朔迷离。毫无疑问,此次进展是中国坚持对不合理的超高关税“奉陪到底”进行斗争,与坚持在平等基础上对话解决争端的双规路线的胜利。与此同时,笔者认为须要跳出中美关系的双边框架,不应该简单定义为哪一方胜利,或者谁是赢家谁是输家,而要看到此次中美谈判的结果,也是国际关系大变局大势所趋的必然性,是国际社会的理性和良知的胜利。

特朗普关税战推动各地区战略自主意识的大觉醒,引发新一轮地区一体化浪潮的兴起。以拉美地区为例,经济上长期以来依赖美国程度高,相反地区内贸易比重仅为15%。特朗普关税战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拉美国家的经济危机感加剧,战略自主的诉求正在成为推动地区一体化的强大动力。拉美地区人口超过4亿,比美国总人口还要多,地区一体化潜力巨大。与此同时,拉美地区与亚洲近年来经济关系的日益升温,为他们开辟发展新机遇。中国已经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智利、巴西和秘鲁第一大贸易伙伴,该地区五个国家已经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南美洲12国对中国的贸易额,已经是这些国家对美贸易额的1.5倍;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也日益成为他们的重要贸易伙伴。2025年4月,智利总统博里奇在访问巴西时,特别强调要加快建设横贯南美洲的物流通道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从巴西经巴拉圭、阿根廷到智利,这将会让从巴西商品运往亚洲时间缩短10天。

2025年5月13日,中国—拉美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巴西总统卢拉、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智利总统博里奇三位元首亲自到访北京参会,17位部长到会。与拉美相比,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地区,在经济一体化上又有新的进展。2024年,中日韩峰会重启,今年时隔多年中日韩经济贸易部长会谈重开,并且同意就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加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