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问世至今已三年,从最初的新奇工具变成今天的日常应用。近期一波“吉卜力风AI图”的网络热潮,不只再度彰显GenAI进入大众文化,也让人不得不面对实际问题:人的产出越来越快、更加高能高效,但,生活品质有改进吗?
“每天都在忙,但好像什么都没完成。”这句话,道出当代人的共同写照。这种现象有个专有名词,叫做“穷忙”。所谓穷忙,不是指经济上的贫困,而是一种时间与精力上的“赤贫”:整天忙碌,却缺乏产值、方向与意义。
我们正从知识型经济迈入智能经济时代。过往需要靠记忆、逻辑训练的知识工作,正被AI高速取代。从AI生成报告、分析数据、创作图像,一步步削弱传统学习与记忆的价值。这时的人犹如面对新一波工业革命,要追赶潮流,在工作上学用AI,免在裁员潮下被淘汰。但科技日新月异,连科技人员也疲于奔命时,普罗大众就更是过度投入在琐碎、低价值或重复性的工作中,即使看起来很忙,实际上却没有累积资本、技能或精神上的成就。这种“忙”常常来自外部节奏压力,例如在网上学习新潮流及去显示自己跟上(看吉卜力风潮)打卡、回复同事家人朋友信息、学习以GenAI工具处理冗务,缺乏自主掌控时间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