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税战的开局以瑞士休战谈判暂告一段落,双方将税率各降115个百分点,并同意继续谈判。不少人在关税战一开打就不断重复输赢论,美媒视之为美国总统特朗普退让,比如《华尔街日报》在5月13日《特朗普激进贸易议程让步,寻求务实贸易协议》评论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之前发起一场全球贸易战,目标是引领美国制造业再次复兴。但在这场关税争端开始仅几周后,特朗普就退让了。”其实换个角度,对4月2日以来的巨大动荡及特朗普的持续反应做一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特朗普既是关税战的发起者,也是这一阶段的赢家,因为面对现实,他战胜自己的执念,这并不容易。

美中关税战开盘较量并非重点

关税战刚开始,我就认为美中关税战比拼的是四方面:一、两国实力,这方面美国有优势;二、领导人的定力;三、企业的承受力;四、两国民众的忍痛能力。当时除了“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当中“凡是特朗普做的就是对的”一派,以及希望特朗普关税战灭了中共的人,对这一分析强烈反对之外,理性一点的论者均承认,除了实力美国强之外,后三点是中国方面强一点。

简言之,第二点就是特朗普的战略不确定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以静制动,第三、四点则源于两国不同制度下的利益诉求管道多与少,甚至有与无的差别。在世界旁观特朗普等电话并称中方私下沟通要求和谈,中国官方否定的几轮表演之后,有了美中瑞士的关税谈判。根据5月12日美中达成的协议条款,双方均降115个百分点税率,美国同意在90天内将对多数中国商品的基准关税水平,从145%降至30%;中国则表示将把对美产品的关税从125%降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