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读者觉得本文标题错讹可笑,笔者完全理解。的确,近几十年来,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信息通讯技术(ICT)日新月异、效用非凡。除了几个国家如朝鲜外,人们可以便捷有效地查找资料,实时而无穷地获取信息,还可以随意发声,图文并茂,轻易获得远近的知音朋友圈。无数的自媒体,将精英主导的传统媒体打得晕头转向乃至溃不成军。人们千万年积累内化而形成的许多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都饱受冲击,大家的知识来源骤然间极大化,无比方便,何来信息贫困之说?
两年多前,在一次“闭门”会议上,开创性的ChatGPT掌门人山姆·奥尔特曼,很诚恳也很简洁地认定,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AI)都不过是新工具而已,既非人类,也不会改变人性;既可以造福巨大,也可能为害不小。笔者深以为然。超级创业网红马斯克,在纵身跳进政治泥沼,乱蹚浑水之前,曾经很睿智地谈过AI与生物科技作为新工具,对人类的巨大益处与可能的祸害;他并不认可个体永生的犀利看法,令人印象尤为深刻。
从工作到生活、从娱乐到家务,网络带来的便利早已不可或缺。不过,与几乎所有的技术进步与新工具一样,互联网并不尽如人意,遑论解决一切问题或者终结人类文明。各种正面负面的效果虽因人因事不同,也因时因地而异,但都是明显而巨大的。其实,从用火、枪炮、蒸汽机、电力电话到汽车飞机、广播电视、基因工程,每一种新技术的功用和后果,莫不如此。新工具的功过大小,不在工具本身,而完全在于人们如何使用;数码技术与互联网以及AI,自然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