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座纪念约瑟夫·斯大林的纪念碑,在莫斯科最繁忙的地铁站之一塔甘斯卡娅站揭幕。莫斯科地铁始建于斯大林统治时期,当时的苏联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修建莫斯科地铁,不仅是为了满足城市交通的实际需求,更是被赋予政治与意识形态使命。地铁以华丽的马赛克、璀璨的枝形吊灯和其他极具艺术感的装饰闻名于世。这些精美设计和建造是苏联现实主义美学的典范,向世人展示苏联在政治、经济、民族团结等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地铁建成90周年之际,斯大林雕像的揭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致敬与纪念。它似乎在试图恢复历史的“完整面貌”,让人们重新审视斯大林所代表的苏联历史时代,意味着苏联历史在当下俄罗斯社会的某种“复兴”尝试。然而,历史的复杂性远非一座雕像所能涵盖。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巨大跨越,从一个农业国迅速转变为工业强国,在二战中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同时,这一时期也存在大规模的政治镇压、“个人崇拜”盛行等诸多问题,数以百万计的人遭受迫害。这些沉重的历史伤痛,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民众对纪念碑揭幕的反应呈现出明显两极分化态势,深刻反映出俄罗斯社会在历史认知和价值观方面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一部分人对斯大林高度赞扬和崇敬。在他们眼中,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他“把一个贫穷的国家变成超级大国”。在这些人心中,斯大林是带领苏联走向强大的英雄式人物,功绩远远超过过失。他们怀念那个苏联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强大影响力的时代,认为斯大林雕像的揭幕,是对苏联辉煌历史的一种认可和传承。
